在博学楼的西侧,有一栋单独的小平房,“经贸红”的外表与周围的格调融为一体,甚至常常被人忽略掉这里还有一间房子。
这里是首经贸崇诚物业的办公用品领用处,全校各个部门和学院教职人员所需的办公用品以及工作所需的生活用品都在这里进出。二三十平米的屋子里堆满了各式各样的货品,俨然一间杂货店。而“杂货店店主”张力军每天的工作就是使这里货品的进出变得井井有条,他是这里的主任。
“杂货店”是张力军自己调侃的称呼,不过看看货架上摆放的物品就可以明白了:除了整箱堆放A4纸,成盒的签字笔,成摞的笔记本、档案袋,计算器、键盘、鼠标等必需的日常办公用品外,甚至还有牙刷、毛巾之类的生活用品。因为这里不但要满足学校教职人员平常的工作和办公需要,也要在活动、节日来临之际给老师们提供一些小礼品。
2012年2月24日,张力军被学校委派到领用处工作,成为了这间“杂货店”的主人,从此开始了他的一天到晚忙碌的工作。
这里平日开销最大的要数桶装水了,这是工作生活离不开的。领用处除了负责工作日桶装水的配送,而且在每学期开学前都要把学校各办公室的饮水机逐个清洗一遍,这就要求张力军他们要比学校的其他部门早几天上班。不但假期会短一些,而且每天上班时间也会比别的部门稍长,通常在学校教职工正常下班之后,张力军会在确定没有人打电话来领用东西之后才会下班。
有时张力军的手机也会在休息的时间接到领用货品的来电,他也会及时记下。因为就住在首经贸校内2号公寓楼,所以往往有额外的订单时就方便很多。
自从2003年来到首经贸,张立军就一直住在学校里面。起初他在保安队待过一阵子,之后也出去过一段时间,与各行各业的人也打过交道,所以处人处事都很有方法。
在学校办公物品领用处工作,就是跟人打交道的活儿。办公室里对着门的那面墙上贴着学校各个部门、各个院系的联系人及其联系方式,那些人名,张力军能脱口而出。
有时忙开了,时间上调配不开,人手又不够,确实没法第一时间满足一些部门的需要,就可能受到抱怨。对于这些,张力军常常能够左右逢源,这是个耐心活儿,也是个“技术活儿”。“热情”、“口才好”、“认真负责”,这是能从跟他打过交道的老师口中听到的评价,而他对自己的评价是:是个不藏心机的人。在这个岗位上,张力军就像是领用处的神经中枢。
领用处也就像是一张大网,这里的货品一年下来累计有六七百种,几乎不到半年所有的货架就会换一次血。
货品的种类与数量虽繁杂,但张力军力求这里送出的都是真货、好货,这一点绝不含糊。一般来说,一类货物会采购一到两种品牌,且长期固定,比如鼠标和键盘统一都是罗技牌的,这样既方便管理,又能保证质量。货品的采购由上级报批,具体事宜则是张力军亲力亲为,他直接与供货方打交道,是商家与教职人员间的一道桥梁。
开学和放假是最忙的日子,因为要配合着学校其他部门的工作。拿开学为例,学校刚刚开始运转那几天,领用处往往会接到大量的订单,有时一天接到的订货量,实际上三天才能送完。就单是饮用水,要给大大小小的办公室送上二三百桶。有时张力军采取的应对措施是“按楼配送”:以各楼为单位,把订单分类合并,这样会使工作做起来简单一些。
查桂平是领用处的一员,大约一年前,她被调到这里帮忙,张力军称呼她“査姐”。查桂平平日的工作是和张力军一起统筹货品的调配,统计、报表之类的都是很细的活儿。张力军说,査姐的细心给他带来很大的帮助。
还有一位送货的老爷子,负责起着三轮车把货品送到各个办公室。领用处平常靠这三个人协调运转,可一旦遇上像开学这样的“旺季”,人手就应付不过来了。有时张力军会向保安队借调“劳力”,最多的一次借过4个人。
张力军同保安队的关系一向不错,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他在保安队待过的那段时间。2003年,十七岁的张力军从黑龙江老家来到首经贸,从此以后就把这里当成了家。他说,不管在哪儿工作,只要住在首经贸的校园里就会有归属感。闲暇的时候,张力军也会上操场跑跑步,大学校园环境的惬意让他感到闲适。
“叮铃铃铃——”电话响了。
“Hello!需要什么……”“OK!”张力军拿起一张纸,快速记下了又一个订单。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