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难道没听说过?我是25岁的葛老头。”
“我喜欢和学生们在一起”
葛老头的名字是葛树立,是文化与传播学院的一名老师。在学院工作多年,和历届学生都相处融洽的葛老头从学生那里获得了很多“昵称”,诸如“大爷”,“叔叔”,甚至还有“干爹”,都是学生对他的称呼。但他最喜欢的还是“葛老头”这个名字,尤其是被称呼为“25岁的葛老头”的时候。“学生说我25岁说明我心态很年轻,哈哈,和他们没有代沟,我很喜欢。”
记得有一次葛老头正在学院办公室和其他老师谈事情,一个女生在门口看到他后就一边叫着“老师我可找着你了”一边奔着葛老头扑过来。等扑到身前的时候,还没等葛老头反应过来,女生就给了他一个大大的熊抱。原来这个女生曾经是葛老头教过的学生,毕业之后去国外读书,放假回国才十几天时间,但还是专程回到母校看望葛老头。讲述这个故事的时候,葛老头一边用双手比出拥抱的姿势一边开心的大笑着,仿佛又回到了口中所讲述的那段回忆里。
“我觉得做好老师这个工作是我的责任”
每天上午8点,像其他老师一样,葛老头也开始一天的工作。他的工作地点位于博纳楼地下一层的传媒实验中心,经过一条长长的走廊,就是他放满柜子而稍显拥挤的办公室。葛老头常常坐在办公室一进门左手边的办公桌前,桌上摆着几个厚厚的本子,上面详细的写着摄像器材借出和归还的记录。而这些摄影、摄像器材就是装满办公桌后这几个大柜子的主要物品。虽然设备很多,但葛老头却能如数家珍的记住它们的型号、数量和具体摆放的位置,不出差错的借给需要器材的学生。“咱们学院设备这么充足,资源条件这么好,只要学生感兴趣,我都很乐意给他们提供支持,这条件比我上学的时候好多了。”
下午4点半,博纳楼的老师们纷纷下班回家,但葛老头依然在办公室里继续工作。晚上9点45分,葛老头走出办公室,穿过走廊走到剪辑室,提醒还在剪辑的学生们“时间差不多了,你们也该回宿舍了”。晚上10点,学生们都已离开剪辑室,葛老头检查所有的电脑是否都已关机,然后关灯、锁门,再最后离开,回家。“其实我很体谅学生们,他们都下午5点半才下课,需要剪片子只能晚上来,时间也挺紧,我是想着宿舍11点熄灯,10点让他们回去还能洗漱,所以每次都去提醒他们。”
“一个好老师要想教好学生,自己首先得要有实力。”葛老头从7岁就开始接触摄影,后来在大学里又学习了摄影和电视节目制作专业,多年的知识积累和实际经验教起学生来已经足够,但他依旧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时代不同了,学生年轻,接触的是最新的技术,那我没学过,我就要再去学习,不然老师都不会还怎么去教学生?”所以葛老头常常向自己的学生请教问题,也常常自己为一个学生问的问题而钻研好久。除了不断学习专业知识,葛老头还常常涉猎相关方面的知识。“我还自学无线电,像咱们院这些摄像器材,好多坏了都是我自己修,给咱们院省了不少钱呢。”葛老头指着柜子上整齐摆放的摄像机,骄傲的笑了笑。
“我只是还想在有限的时间里多教出几个学生。”已经58周岁的葛老头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已经有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他抬手抹了一下已经发红的眼睛继续说:“我是3月7号的生日,你算算,是不是还有一年多就要退休了,剩下的时间太少了。”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