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内5号楼(俗称公主楼)的523宿舍里,宿舍长张其然的床铺空空如也,柜子也被紧紧锁住,桌子上最显眼的位置被舍友一打厚厚的杂志所占,属于张其然的只有那瓶帮助她顺利度过夏天的六神花露水和两个没用完的圣诞喷雾。柜壁上贴着红红绿绿的外卖菜单和一张格外刺眼的入台学习申请表。
没错,今年上大三的张其然选择在这个学期去台湾静宜大学作交换生,在一个她完全陌生的地方度过大学八分之一的时光。
对于这个酷爱中国传统文化,喜欢旗袍,喜欢和珅,经常去恭王府,没事哼着同龄人瞧不上眼,属于她父母那辈的“流行歌曲”的北京姑娘来说,此行的目的很纯粹“就是想趁着年轻多走走,开开眼,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其他什么深层的意义根本没想。”
从决定交换开始,办理各种手续,各种地方各种跑,张其然忙的不亦乐乎。她开始为交换做准备,就连作业都尝试用繁体字写。平日里离不开女儿,从没让她独自出过远门的张爸张妈也早早做好计划:一到十一就假期去台湾看孩子,顺便旅旅游。
这一次和张其然一样来静宜大学交换的学生大约有300多人,他们被分成很多的小组,又叫“家族”,大约7到8个人,每个“家族”指派1至2名台湾本地的学伴,目的是增进交流,相互了解,并且可以由学伴带领交换生去很多地方游览,一起聚餐。张其然所在的“家族”共有4个大陆的学生,两个日本学生,还有两个台湾学伴。“学伴超级负责,除了学校安排的几次活动,他们还经常带我们出去玩,自费给组内成员过生日。感觉在这边人生地不熟,有这些人陪着心里真的很舒服。”
很多同学认为半年的交换生活会对自己的学业有影响,被身边同学称为大学霸,财税学院的程捷同学却不是这样认为的:“学习耽误了还有机会补,这个(交换)错过就没机会了,充实人生有时比考试更重要。”
在首经贸的她是那种每天背着鼓鼓的书包手上再提着一大袋子学习资料骑车往返于教室与自习室的人。她也在这学期选择了去静宜交换。“在这边除了上课不怎么学习,主要以体验生活为主。”
一周上三天课,放四天假。在没课的日子程捷基本上都会出去玩,而每次出去玩,她都会精心装扮一番。
在外人看来,程捷来台湾最直观的变化应该就是——变美了。“好多同学都是到这边开始学化妆,我们意识到化妆对变美的重要性了,原来来台湾可以让人变美啊!”她时常会发些自己戴着大发卷的照片或是戴与不戴假睫毛的对比图到网上,会给大家推荐“超好用”的台湾黑面膜,有时更会与别人讨论化妆的技巧与心得。这与平时在首经贸的她大不相同。
这已经是程捷第三次去台湾了,第一次是跟团旅游,第二次是寒假游学短期交流,两次都只有八天。2011年6月26日她第一次踏上台湾这片土地,而在三个多月的10月15日人人网的接力游戏中他就又一次的表达了对台湾的向往“我在北京,18岁,想去台湾。”
之所以如此向往台湾,程捷说她最主要的是喜欢台湾人,觉得他们素质高,人情味浓,再有就是受到台湾综艺的影响。
说到综艺节目,程捷是“娱乐百分百”和“大学生了没”的忠实观众。这次到台湾,她通过朋友的关系进到中天电视台,在现场观看了“大学生了没”的节目录制,更是与一众她喜欢的艺人合影留念,圆了自己的一个梦。“电视里的人就站在自己的身边,想想都神奇。”
眼看就要到11月底,距离回程路近了很多。
“交换时间过半了,我会珍惜接下来的日子,达成还未达成的心愿。”程捷写到。她更加充分利用每个假期,到台湾各个景点游览,拍下、写下自己的所见所闻。
相比之下,张其然就“老实安分”了许多,她总是扎在书店看漫画书,直到现在还没去过台北,不过最近她也要开始抓紧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