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18日,美国纽约苹果零售店前排满了人。这是iPhone6与iPhone6 plus开售前一天,排队的大多是华人,他们中间有些人更早就来这儿排队,晚上就简单地铺张报纸睡在门前。
9月19日,苹果正式开售,华人们蜂拥而至:简单挑选然后现金付款,出来时几乎所有人都提着装的满满当当的包。他们并不是狂热的“果粉”,像多数黄牛党一样,他们倒买倒卖;只不过倒的不是票,而是手机。
由于苹果新机并未在中国大陆发布,因而第一批发布地区内应运集结了上面一群人,“中国生产——运往美国——黄牛排队回收——高价卖回国内”,自上市之日起,苹果手机就沿着这样一条链条往返中美。
2008年7月19日,第一家苹果零售店在中国北京落户;2014年10月17日,iPhone6与iPhone6 plus将在中国内陆上市。
经过六年时间,苹果手机已经完全替代了当年风靡的诺基亚、摩托罗拉以及LG,与三星并行成为中国最受欢迎的手机品牌;更甚至,在年轻人一代中,其受追捧的程度远远高于三星。但是,在中国大陆开售苹果新款之际,两个问题不禁让人深思:为什么苹果会引发哄抢?苹果真的值得吗?
苹果为什么会引起中国大陆人的抢购?原因无外乎三个:一是自乔布斯开始,由于他的个人喜好,长期以来中国大陆一直没有苹果零售店,到了2008年,北京才有了第一家实体店;直到现在,中国大陆始终没有成为过第一批苹果新产品发布地区,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的用户感受,相当一部分中国“土豪”们有着“你越不让我买,我越要买到手,而且要第一时间入手”的想法。二是中国自古以来的攀比心理作祟,我有了你没有的,这就是我可以炫耀的资本;而且相对于豪宅名车,一款手机更容易拥有,也更方便随时随地拿在手中享受旁人艳羡的眼光。三是年轻人被苹果热所吸引,周围的人人手一部iPhone,而且你总能发现有人不经意的拿出最新款,于是一方面由于群体压力驱使着自己和同伴一样,另一方面则是迫不及待加入苹果一族,与同伴讨论IOS系统。在这样的内外因素作用下,中国大陆消费者在面对苹果出售的新款时,或咬牙或轻松购入新机。
分析完原因,或许我们更应该深入思考:苹果真的值得吗?
从苹果官网上的报价来看,iPhone6(4.7英寸)最小内存(16GB)售价5288人民币,6plus(5.5英寸)最小内存(16GB)则售价6088人民币;而京东商城上的国产手机(小米、华为、联想)价格均为1000~2500人民币,最高价格不超过2500,不足苹果手机价格的一半。在手机更新换代速度日新月异的前提下,苹果手机一家独大,它真的值吗?
的确,它有让人称赞的IOS系统以及自成一家的APP STORE,它还有一系列其它苹果产品互相支持,而且它不像安卓系统会让自己手机里面多出莫名其妙的文件夹,这确实让它很有价值,但是即使这样,6000左右的价格还是有些过高了:除去一部分真正的果粉外,苹果手机的持有者都不是“苹果”这个品牌的追随者,苹果带给他们的人际交往价值远远超过实用价值,他们购买的并不是苹果品牌,而是多数人对于苹果的认可,它带给人的除了拿出手机那一刻引起的周围人的羡慕嫉妒外,余下的就是被网友所调侃的“卖肾去、iPhone来”了。
苹果对于一部分真正使用到它强大功能的消费者来说是值得的,但是对于更多只会用苹果手机自拍或者社交的人来说,它的功用是被埋没了的的。
所有苹果购买者们纷纷“咬”了苹果一口,使这个手机品牌迅速积攒人气,屹立在手机市场上。也许在纷纷抱怨苹果手机太贵的同时能够认真审视,考虑自己是否真的需要IOS系统而不是仅凭一个苹果商标,也许就能理性对待苹果热潮;在周围人狂热追求中保持清醒,在所有盲目中看待苹果真正带来的价值。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