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骆驼视点

N视点之星巴克事件

作者:董斓馨   来源:原创 日期:2013-10-24 14:34 人气:  加入收藏 评论:

【事件回顾】近日,央视记者采访并对比了北京、伦敦、纽约、孟买的星巴克同款拿铁咖啡的价格,北京最贵27元,孟买的最便宜,折合成人民币只有14元多。虽然在纽约和伦敦,这样一杯咖啡也卖到了人民币20元以上,但星巴克在中国的高价格,同样带来高利润。报道指责星巴克在华定价过高,从而谋取暴利。

【事件评论】此次报道一出,立即引起了大家对这件事情的讨论。对于一名普通工薪阶层的消费者来说,27元一杯的拿铁咖啡确实会给他们带来经济上的压力,如果他们想每天都享用一杯咖啡,星巴克必然不是他们的最佳选择,偶尔去消费一次还是可以接受的,所以在大多数中国人眼中,星巴克面向的并不是普通的消费者,它在中国的定价未免显得有些“高傲”。尽管大家承认27元一杯的咖啡确实有些贵,但是很多人都对央视这次的报道提出了质疑和反对意见,之后引申出来的已经不仅仅是对这次事件本身的讨论,或许可以猜测说有些已经违背了央视当初报道这件事情的初衷。

 其实央视选择对比曝光星巴克在各地区定价不同这件事情并不是一个明智之举,抛开星巴克官方给予的书面声明,一个企业在一个地区的定价肯定不是对消费者漫天要价的,它的定价是基于企业设定的目标人群,它的所谓高价必然是经过合理的评估的,换句话来说,他们预期消费者的心理价位就是他们对产品的定价。对于那些在国内经常光顾星巴克的消费者而言,或许他们在意的并不是一杯咖啡的价钱是不是比国外高。星巴克在华定价是比国外高,但是还是有很多消费者愿意去消费,而且很多人都是在进行着长期消费,所以一定是有比价格更能吸引他们的东西来促使他们消费,究其原因,这算是消费者对星巴克品牌的一种认同感,是星巴克在营销方面的成功,人家大可以说27元卖的不仅仅是咖啡而已,还有星巴克文化和顾客对星巴克品牌的忠诚度和认同度。

 各地之间的咖啡销售价格真的有可比性吗?咖啡在西方国家的需求量远远超过中国,每天喝上几杯咖啡是西方人的生活习惯,中国人的习惯是喝茶,咖啡对于一般的中国人来说不是每天必须的,也许正是这个原因,星巴克在中国和其他地区的销售定位是不一样的,当然会带来价格上的差异。不论是吴裕泰还是张一元等等这些销售茶叶的企业,我们平时喝的茶就真的那么便宜吗?为什么我们没有一家茶企业可以做到全球连锁?

 说到成本,我们不可能知道星巴克一杯咖啡确切的成本价格,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几个月前星巴克关闭了其在北京开设的第一家门店——国贸店,就是因为承受不了高昂的租金。一杯拿铁的价格包含了很多,在很多国家都有商家向消费者收取服务费和税的习惯,西方人也有给小费的习惯,但在中国这些都是没有的,所以27元的价格里是不是也包含了这些,我们不得而知。

 不是说星巴克在华定价高就是没问题的,只是媒体在报道这件事情上有欠妥之处,它不应该试图煽动起大家的一些负面情绪,外企在华定价高,这是大多数消费者都心知肚明的一件事,而且不只是星巴克这一家企业,像Zara、Levi's、Bubbery等等这些洋品牌在中国的售价都高于其他国家,只能说星巴克这次是躺着也中枪了。消费者并不是没有头脑的,他们有能力自己去选择能够承担得起的消费,有能力自己去权衡。一杯咖啡而已,贵,我们就可以选择不喝,喝白水一样能解渴,可乐里也一样有咖啡因能够解乏,我们没必要非要去买一杯星巴克的咖啡,所以这也就是为什么好多人在后来都炮轰央视不去关注居高不下的房价,高昂的医疗费用等问题的原因,咖啡并不是我们的必需品。

 作为一名学生来说,星巴克或许并没有把我们定为消费目标,那我们可以选择别的,超市卖的其他品牌的咖啡就便宜的多,或者早起喝杯两块钱的豆浆也是一样的,五谷杂粮和咖啡因相比,不仅便宜,而且更健康一些不是吗?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