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时报讯 (记者王硕)昨天,北京市环保局印发通知,要求在今年11月底前,北京市范围内的83家国家监控的重点污染源企业自行公开其废水、废气的自动监测数据。这83家企业包括中石化、中石油、蒙牛、燕京等大企业。
虽然这条5月15日发的新闻虽然看似只与北京相关,但是细读起来,却有着不小的信息量,最重要的信息就是这些污染企业有很多是央企国企而不是民企私企或者外企,某种程度来讲在要求这些企业公布监测数据之前,从国家层面上就忽略了污染源,而这些企业每年又能为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当让也拉动着北京当地乃至全国的GDP发展,也很少在新闻上看到之前国家在对于这些污染企业有过什么惩罚措施,而像蒙牛这种企业除了废水废气外,牛奶质量也出现过几次问题,但最终也没看到什么处罚结果出来。
而文章后文里也提到“15000家国控重点污染源企业中,仅排放废气的重点污染源,北京有19家,天津有30多家,河北有280多家,这些企业排放的污染物对京津冀大气环境有重要影响,需要三地共同推动。”所以我们之前虽然将污染企业搬到了河北等地,但是毕竟河北几乎包围着北京,大气也不是凝固的,河北的污染依旧会回到北京,这种简单的从地理位置上处理污染的方式显然是行不通的。
除了这些企业自身制造的污染以外,我们自己也在为了一时的方便制造者污染,几个月前故宫外围的筒子河里捞出的一万多根玉米芯就是游客们的“杰作”,更不用说天安门广场上每天或者国庆节时地上的垃圾会有多少,而这些地方,除了我国的人,更会有许多外国人会去参观,所以不要抱怨说国外一些地方会用中文专门写出不要随地吐痰等等字样。
所以除了物质丰富了,我们也该从国家到个人层面去培养环保意识,而北京作为首都更应该起带头作用,当然除了立了军令状外,更应该有点实际行动。就像原本是垃圾填埋场的地方现在成为了园博园就是一个好例子,但是更希望去园博园的游客不要再将园林重新弄成垃圾场。央视新闻上也经常放一些公益广告,比如垃圾分类广告等,想法很好但是但是现实中,能实现垃圾分类的地方依旧很少。再比如新建的地铁十号线上,一上车就能看到扔了满地的地产小广告,也许也应该制定措施处罚这些虽然是为了打工赚钱却弄脏了地铁的人以及这些制作广告的人。
正在小编写此稿时,五月的京城又在飞沙走石,尽管这种情况本该是在春季。当然除了北京要处理雾霾,沙尘暴等环境问题外,其他省市也有着不同方面的环境问题,很可能因为地方保护或者政绩等原因而北京还要严重,也许最重要的解决途径依旧是法律以及公开的公民参与,而不仅仅依靠政策或者干脆隐瞒,也希望有一天我们不仅能以经济为豪,更能以良好的适宜国人生存的环境为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