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4点半是马紫璇下班的时间,工作地点是在文化与传播学院办公室,工作任务很简单,整理文件资料,统计学生名单等。在学院帮忙,是院里每个获得保研名额的学生都要做的工作。她,恰恰就是最近刚刚得到院里保送攻读金融学院研究生名额的一名大四学生。
得到保送名额顺利读上研究生,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个不错的选择。但一年前的她,设想过很多但却从未想过自己的未来会是这样一条路——继续留在首经贸,跨专业学金融。
最初的她,有想过凭借自己优秀的英语成绩申请去香港的大学继续深造,后来却又因为种种原因放弃。然后,当她下定决心要考研的时候,她选择了中国传媒大学——一所高水平的传媒大学。
备考过程时间很紧,除了要上课,身为学委的她还要忙更多,只能抽时间来看专业书。但就在她想全力以赴准备的时候,偶然间和老师的一次谈话却让她改变了想法。“我不知道自己为了什么而考研,也并没有非常非常喜欢中国传媒大学,在老师的眼中,我选择考研的风险挺大的。如果没考上,最后落榜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最后她听了老师的话,“抓住眼前能抓住的机会才是最好的选择”,走了一条稳妥的路,申请得到保研名额。从递交资料,经过一系列审核,到最终的面试,一切都进展的很顺利,凭借优异的成绩和几年来担任学委所付出的努力,马紫璇成功的得到了保送到金融学院的名额。
“专业书都买完了,还报了考研班,现在都浪费了。”现在的她对自己当时的冲动仍有些懊悔,觉得自己没有考虑周全就做了决定,“当时要再多和老师沟通沟通就好了,他们都会尽全力帮自己的学生的。”
说到不到一年之后就要跨专业去学金融,马紫璇还是很高兴的,并没有因为自己缺乏金融专业的基础知识而忧虑太多。“我其实不太适合现在的专业,我写稿子特别慢,文笔也不好,可能换个专业更适合我,我性格本来就有点儿内向,喜欢稳稳当当。” 说完她笑笑,讲起了自己大三结束后那个暑假在宣亚国际传播集团实习的经历。“我每天就在那里改稿子,把1000字的稿子改成800字,再改成500字,再改成300字,压力特别大,特别不喜欢做。”
一次郭媛媛老师交给马紫璇一个任务,让她去采访宣亚集团的副总。“老师让我一个人去,我当时紧张的不得了,这算是我第一次正式采访,我都不知道问些什么。”虽然后来拉着同学一起完成了采访,但最后交上去的稿子还是被要求改了又改。
相比其他大四同学每日为了积攒实习经验而到处奔波,马紫璇显得很清闲,每日除了上课之外就是在学院工作。相比宝贵的实习经历,马紫璇说:“其实我更喜欢呆在学院,虽然学不到什么专业技能,但是多了和老师接触的机会,时间久了会发现他们真的都特别好。”
在她的眼中,令她最敬佩的老师就是郭媛媛老师。“虽然她平时课上任务重,要交的作业很多,但以后就会慢慢体会到那些锻炼真的很有用,郭老师是在用心为我们着想。”
谈话间天色已晚,下了班直接过来的她虽没腾出时间吃晚饭,却依然微笑着问我还有没有其他问题想知道,丝毫没有着急或者不高兴,也许这就是为什么机会总是眷顾着她吧。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