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新闻特稿

徐轶瑛:一个不输男儿的“铁娘子”

作者:何子为   来源:原创 日期:2013-10-21 14:34 人气:  加入收藏 评论:

“大学的时候我喜欢自己出去背包游,因为可以说走就走。网络上不是有一句话么: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嘴角抿着笑,徐轶瑛老师说出了自己学生时代的经历。就是这么一个短发,带着眼镜,年纪轻轻的女老师却有着独立、干练的性格。这性格伴随着她度过了人生中的最低谷,也成就了她心中所期望的人生路。
我绝对不是一个好学生
     就像很多当下的大学生一样,在徐轶瑛老师的大学时代,也经历过大学生们的“必修课”-----逃课。
    “我绝对不是一个好学生,我是一个坏学生。”徐轶瑛老师边笑边连连摆手。
    在大家眼中,归国而来的徐轶英一定在大学期间是个不苟言笑的学霸,但事实却恰恰相反。“我是一个不来上课,逃课,然后经常猫在宿舍里面看Friends的人。老师就是开学见我一面,然后期末见我一面。中间呢,我就跟老师say goodbye了”。
    这样的状态持续了整个大一上半学期,浑浑噩噩却丝毫不觉醒。而让徐轶瑛老师意识到这种浮躁状态的人便是她的哥哥。她的哥哥出国去哈佛大学读经济学博士。
    “让我触动最大的就是我哥哥,他出国的时候看到我大一这个就吊儿郎当不好好上课,还很自以为是的状态,他也挺心疼的,也想掰一掰。然后他就跟我说了两句话:‘第一,我现在出国留学了,回来后肯定跟你的身价不一样了;第二呢,如果你能更好,那我来锦上添花。如果你跟不上我,想让我雪里送炭,是绝对不可能的’。”现实、严厉的话语打醒了身处浮躁之中的徐轶瑛,她从大一下开始步入正轨,每一天都充实的过,为了自己的将来而努力,又或许,是为了能够追上走在前面的哥哥的背影。
第一次尝到了沦落街头、无家可归的感觉
    “回归正途”的徐轶瑛老师选择了出国留学这条道路。出国的原因出人意料的简单,让我们诧异的同时又不得不佩服徐老师的那种洒脱和说走就走的性格。
    “其实出国原因很简单,无非就是想出去看看,因为没出去过,想了解外面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是不是老师书本里所说的,拿自己的眼睛,拿自己的五官亲身感受一下。”就这样,徐轶瑛孤身一人,踏上了去往英国的留学旅途。没有任何人的陪伴,也没有任何人来接应。
    说起在国外的生活,徐老师不禁发出了长长的感叹:“太不适应了,困难太多了。”基本上可以说在国外的那段日子,是徐老师到目前为止都刻骨铭心的。
    “我第一次在国外,第一次尝到了流落街头、无家可归的感觉”苦笑了一下,似乎徐轶瑛老师的记忆被拉回到了那个时候,“在北京,在国内永远也不会有这样的感觉。流落街头到什么程度呢?我跟房东吵架。我明明给房东押金了,房东硬是说我没有给他押金,然后我跟房东大吵了一架。房东一火之下跟我说:‘你立马给我滚蛋。在今天之内把所有东西搬出去。’我拖着行李箱,打着伞走了。那时候英国伦敦老下雨,打着伞沦落街头在找房子。举目无亲,四周全是外国人。”对于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女生来说,沦落街头,这种打击是足以令人垮掉的。可以说真的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但是,她挺过去了。来自各个方面的打击让她飞速的成长起来。
我个人认为我是一个逃兵
    在英国拿到了博士学位的徐轶瑛老师,可以说是一个手持着纯金敲门砖的女强人。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个她却放弃了在国外谋求发展,毅然决然的回到了国内。
   “说实话,我还真是从来没想过在国外发展,因为我是一个非常的-----爱国主义者”俏皮的笑了笑,“说句实话,国外再好我都觉得他不是我的家,我只是一个过客。如果让我再花30、40年仅仅是为了获得一个国外的身份,我觉得这样做人是没有价值的。仅仅是为了一个身份去的,在国外没有发展的余地,因为你永远是二等公民。”
    徐轶瑛老师正了正身子,神情严肃了一些。
    “国外并不都是好的,国外并不是说都是公平公正的,它也有不公平的地方。”目前太多中国人觉得国外媒体非常的自由,薪水很高,如果可以去国外,一定削尖了脑袋往里钻。但事实却恰恰相反。“我去BBC实习的时候,我个人觉得我比另外一个人优秀,但是他们还是要白人,除非你比他高很多很多很多,他才会要你。”
    怀着梦想归国的徐轶瑛没有选择她最初的目标-----进新华社工作,而是选择了当一名老师,这前后的大反差让很多人摸不到头脑。是什么让一个坚定的“铁娘子”改变了自己的理想?
    “我个人认为我是一个逃兵,因为我看到了咱们国内现有的采访,或者说新闻媒体的一个现状。我无法改变更无力去改变,但我不想同流合污。”逃兵一词,是徐老师对自己的评价,可这评价却并没有让人觉得不舒服。相反,还会有很多人来当这个逃兵。
    就这样,徐轶瑛选择了从新闻媒体的一线战场退到二线平台,做一名授人以渔的教师。
我要做的是,首经贸以文传为荣
    来到首经贸文化与传播学院任职的徐轶瑛老师兢兢业业的做着自己的工作。经常可以在教学楼和学院间看到她奔波的身影。说起自己新的人生目标,徐老师并没有直接表述出来,而是说起了自己一直以来秉承的一个观点。
    “学院走出去了,我们学院上的每一个人才会有立足之地,如果学院这个平台没有起来的话,你走到社会上什么都不是。”
    徐轶瑛提起了中国传媒大学的上一任女校长刘继南。提起这位女校长,徐老师眼中流露出了一丝异样的光彩,“其实传媒大学原来不是很有名,但是在她的带动下,传媒大学才开始风生水起。她为了把传媒大学推上211大学,在教育部部长家门口足足等了三天三夜。”
    徐轶瑛说,她要让学院推向三界,要让学院走出它的威望来。“我要做的是,首经贸以文传为荣。这就是我的目的,我的终极目标”,她坚定地说出了自己最真实的想法。
后记
    女子无才便是德,仿佛上天给予恩宠于她一身,德才兼备,独立果断。也许对自身的期许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见到成效的,但相信也不会遥不可及。因为当你和她对视时,你会发现她的眼神中有着一股子灵气,那是一种自信,也是一种百折不挠的决心。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