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微信成立了事业群,新成立的微信事业群将全面正式负责微信产品以及腾讯系的O2O业务。在内部,集团对张小龙进一步授权,将腾讯将整个O2O的筹码完全押在微信之上,极大避免了内耗影响微信的发展。对外,微信团队将不再仅仅以产品经理示人,要开始更多的以BD身份来面对商家,以市场部经理身份来面对消费者。
对于微信事业群成立一事,互联网评论人士王冠雄表示,通过构架调整可以看出,微信商业化不可避免,而微信的商业化也对腾讯的股价起到了推动作用。同时,微信在腾讯公司中上升至事业群后,将对微信周边创业机会更加利好。
有电商业内人士认为,腾讯成立微信事业群意味着:第一,微信事业群相当于一家市值1000亿港元的移动互联网公司;第二,除了微信,腾讯内部今后会产生新的类似微信事业群,如智能系统事业群;第三,腾讯公司的发展战略更加明朗,产品平台化是其发展方向;第四,组织架构服务与战略,此次架构调整将对腾讯股价起到推动作用。
至于020业务,从整个环节来看,不夸张说微信的O2O建设才刚刚开始。
O2O无论理解为线上到线下还是线下到线上,毋庸置疑线下都是最重要的一环,承担着业务落地以及流量导入的重要责任。从目前的微信布局来看,流量只是来自线上,线下只承担部分业务的实现功能,即线上购买或预约,线下提货或体验。试问,如果这般,如传统电商就无本质区别了,只是将电商从pc转移到了移动端。如果线下的功能仅仅在于此,那O2O真如他人所说:“只是个概念罢了,核心原理与传统根本无任何差异。”
仅就流量而言,微信目前的流量远远不能承担万千企业的需求。微信在银行卡位置留给易迅重要位置,但流量转化非常差。腾讯砸钱做打车软件,本意是想培养用户使用银行卡入口和微信支付,但用户只打车对其他功能视而不见,导致虽位置显著但效果一般。总之,微信虽手握移动端最大流量,但如何变现一直是个问题
因此,微信O2O的流量核心是在线下但绝不是品牌本身已经掌握的渠道之上,而是在其他的购物情景之中。当用户在购物情境中很容易产生购买行为。企业如果在其本来购物情境中推出企业产品,购买转化率要远远大于传统途径。比如一些打折信息汇总刊物,读者在读打折汇总信息时其实是在找自己钟意的产品,其实已经打开了购物模式,如企业将资深产品以诱人方式植入,转化率也远远大于传统模式。如此拓展开来,就有无限可能。
但这只是渠道,重点在大数据。企业可通过自身积攒数据以及对外合作数据建立数据分析模型,可判断出目标用户群的消费行为以及核心聚集点甚至预测目标客户的未来购买行为。于是,基于大数据分析线下各个渠道的投放内容是不同的。让企业找到最想买他产品的顾客,让顾客找到最想购买的产品,通过微信完全可以实现。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