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回顾》 根据学校统一安排,学校将于10月8日起在2013级大一新生中全面推行集中晚自习制度。根据《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新生晚自习管理规定》,学校在晚自习期间为全体新生统一安排数学、英语辅导。学校各部门、院系也将积极完善配套措施,保障新生晚自习的各项筹备工作有序推进。
《新闻评论》在本学期,我校针对大一新生推出了晚自习政策,推行这一制度的目的是为了加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风建设,从新生开始,努力为其打好学业基础,增强首经贸整体学术氛围。为了更好地实施这一政策,学校及各院系晚上各项配套措施,保证其有效推进。
根据学校出台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新生晚自习规定》,大一新生将集中在周一至周四18:30-20:30上晚自习,为此,后勤管理处等部门出台了具体措施,调整了服务时间。对于同学们担心的晚餐、洗浴等问题,后勤管理处已经对开水房、浴室等公共设施的常规运行做出了相应调整。浴室、校内开水房关闭时间推后至22:30,第三食堂的一层部分学生基本伙档口、清真餐厅、三层风味档口延迟至22:00。与此同时,为了进一步满足高年级同学的晚自习需求,学校决定最大化地开放全部教室、全部图书馆主楼阅览室和博学楼侧楼自习室至22:00。
而为提高新生晚自习的学习效率,结合学校对新生晚自习内容“以外语、数学等公共基础课的复习、预习和扩展学习为主”的要求,承担这两门课程辅导任务的外语系和统计学院也已经出台相关配套举措。其中,外语系将成立由专职教师、研究生和志愿者组成的专门团队,在每周一和周三为新生开展听力、阅读、写作、单词等专项训练和辅导,将晚自习的任务细化,偏重于夯实英语基础。统计学院也将组织专职教师、研究生助教团队,每周二晚上为学生安排数学习题练习、在固定教室由助教值班答疑,并于每学期中安排两次数学测试以巩固同学们的数学基础。(对于文化与传播学院,法学院,外语系及劳动经济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等没有数学课程的院系与专业可安排符合本专业特色的晚自习内容进行学习。)
学校推出晚自习政策也是经过专家老师的细心讨论才施行的,新生晚自习是对新生适应大学生活的有效引导。新生刚一进入大学发现这里不再是高中的集体学习方式,可能他们会突然发现自己熟悉的人和事、学习和生活方式遥远了。升学压力没有了,自己开始无所适从,一些学生会变得焦虑、困惑。而集体晚自习就为新生提供了一个环境,通过融合大学自主学习的方法,同学们可以形成共同学习,相互激励的氛围,使新生们可以尽快的熟悉和适应大学生生活,并且有助于他们形成良好地学习习惯。在晚自习中特别加强了对数学、英语等公共基础课的重视,而这一举措也体现出了学校推出晚自习政策是基于对学生的未来考虑。这些大学基础课程都是未来考研、考博的必考科目或者基础研究工具。同时也是训练新生逻辑思维能力与外语交流能力的重要基础。大学一年级正是对以后学习工作打基础的最佳时间,晚自习的实行会对新生的基础知识学习起到很好的帮助。
当然凡事有利亦有弊,对于首经贸新生晚自习政策的推出也有不少人提出了质疑。最主要的质疑就是有人认为新生晚自习占用了大部分学生参加社团活动及进行自由活动的时间,这样会妨碍学生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让学生体会不到大学给他们带来的新气象。并且由于学校现今大力推举晚自习政策的实施,一些学校传统的集体活动如迎新晚会、129合唱等活动的彩排就会受到影响。而对此学校并没有另作声明。有的同学就担心这些集体活动的彩排会占用周末或休息时间,而如果是这样就会大大打消新生参加集体活动的积极性。与此同时,一些针对高年级学生参与的活动也因教室被自习占用等原因而不得不取消。
另外笔者认为现今首经贸的学生学术氛围实在是算不上好,很难看到学生主动学习的场景,而有自习习惯的学生更是占少数,因此在这样的学术氛围背景下强制性的让新生参加晚自习,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加强学生对学习的抵触情绪。而由于以上的原因,笔者身边的一些同学和老师对新生晚自习政策的实行并不看好。但这些都只是笔者自身的分析,新生晚自习将于十一假期结束后正式实施。它是否可以有序进行,以及它能产生的优缺点会否完全体现出来,还有待继续观察。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