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金驼文化» 学生作品» 文字作品

俎燚楠新闻写作

作者:俎燚楠   来源:原创 日期:2013-05-04 14:34 人气:  加入收藏 评论:
俎燚楠:也许是真诚

   “喜欢穿红色的衣服”、“蓄胡子”、“天生就是当学习委员的料”,俎燚楠常听同学这么说自己。“我觉得我很难用十个之内的词完整地形容自己”,俎燚楠说。

名字里面有文章

  “上大学后第一个读对我名字的人是我的体育老师,当时离开学已经很久了。这个老师叫王长友,跟我高中时的体育老师同名同姓!”

“俎燚楠”读音为组义楠,大部分人只认识“楠”字,俎同学说他已经习惯别人头一次看到他名字的时候先愣三秒。

为了让大家有一个了解自己名字的机会,他特地占用了一个中国新闻史的课前展示时间(实际上他用了一整节课)。尽管这与老师布置的内容相去甚远。俎燚楠说:“我在做这种课堂演讲的时候总希望给大家带来有价值的东西,我觉得那(指姓名介绍)就是有价值的,尽管会超时,尽管会发散的有点厉害。”他同时还说没有担心过老师会不允许这样,因为在他眼中老师都是比较开明的,事实上老师也默许了。

在这次“光PPT就准备了好几天,家谱还是十一放假时特意从家带来的”的课前展示中,俎燚楠详细的介绍了“俎”这个字的多种意义,重点分析了自己的姓氏渊源。大意是他的祖上在宋代时为了避祸患,逃到河南许昌,把自己的姓“祝”改为“俎”。至今已经传到了第31代人,俎燚楠是第28代。他还说:“因为时间太长,辈分和年龄会相差很远,我有一个哥哥辈儿的人还是清朝的举人呢。”

当被问到这个名字给生活带来过什么困扰的时候,俎燚楠说大小困扰都有,小的就是别人基本上叫不出,还有自己的手机没有词组联想功能,找“俎”、“燚”两个字太麻烦,翻十好几页都找不到,只能写好一遍后放在常用短语里;大的困扰就是北京银行系统老旧,不认他名字里的生僻字,家里(河南许昌)都没有办法给自己电脑汇款。而学校的学费又是从北京银行的卡里扣除,所以只能先用许昌银行的卡跨行取款,再拿着北京银行的卡和现金去北京银行人工存款。

说起银行存款,俎燚楠颇有感触:“一个制度是好是坏,不是看是不是满足了大多数人,而是能否满足少数人。希望北京银行能够尽快改过来。”

不在意旁人眼光

大一的下半学期,俎燚楠选修了书法课。为了尽早完成作业,他利用其他课的课间来写,笔墨纸砚铺了一桌子,结果遭到了同学的围观。当被问及为什么不怕尴尬敢于在大家面前写的时候,俎燚楠说:“尴尬?我觉得这没什么呀,我在干自己的事情,而且是正确的事情。”

捧着一个白瓷碗喝茶同样是令他的同学觉得他很有意思的一个地方。现在的学生去上课的时候通常都是带着乐扣之类的水杯,或者是不锈钢的保温杯,端着一个碗的情况太少见了。但是俎燚楠郑重其事的说这与茶文化有着很大的关系。他这方面知识储备很丰富:“用瓷的东西泡茶最能冲出茶的味道,其他的容器都不好。”

在现今大学里,一部分同学避免与任课老师有很好的师生关系,原因在于怕被别人看做是讨好老师。俎燚楠说他把所有的老师都当成朋友,自己则淡泊名利,自然、真诚地与老师相处。他认为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可取之处,哪怕是很多同学口中水平并不是很高的老师,都有他自己的优点,都值得去结交。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这话听来有些特立独行的味道,有时也会含有贬义,但俎燚楠的“特立独行”在大多是同学眼中显得十分坦荡。做事不“装”,大概是他这么做的资本。

同学眼中的“三好生”

不久之前,俎燚楠被选为“三好生”,上学期的奖学金也同时发到了他手中。作为学习委员,在班长韩帅的眼中,他是一个办事认真、无私并且热情的人。“他在期末的时候帮同学找各种期末复习资料,特别全。”记者本人也在上学期期末看到他课间的时候整理打印好的资料,还分别用订书钉订好。

他的舍友毕铮说,有一次下课的时候,自己说需要钱,俎燚楠中午便骑车去了学校东门外的建设银行,给自己取了200块钱。“用的是他自己的钱,本来那个月的生活费他都取过了,为了借我又取了一趟。”

在俎燚楠看来,自己是个四平八稳的人。他的性格受家庭影响很大。他自小在城市长大,但是由于家庭缘故常回农村老家,同时本人也很关心农村的事,不像有些在城市生活的学生,对农村的事知之甚少。所以看他问题的角度会全面一些。一节传播学课上他在介绍人际传播经验时曾经说,父亲在他小的时候会带他去一些饭局,自己从中也思考出一些说话、处事的方式。

“我现在就是想睡觉”

在许多的同学都在渴求“通宵自习室”的时候,俎燚楠却想在睡觉上多下些功夫。

“我们宿舍用的是电暖气,和电灯的线路是一起的,所以晚上也不熄灯,”俎燚楠笑着说,“我觉得学校熄灯时间晚了,希望10点就熄。我喜欢10点睡觉,太阳初升就起床。我每天几乎都要到食堂吃早饭。”大学之前有一阵子,他每天早起打篮球,逐渐养成了日出而起的习惯,“这样你会觉得一天变长了。”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