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金驼文化» 学生作品» 文字作品

向青青作品

作者:   来源:原创 日期:2013-03-13 14:34 人气:  加入收藏 评论:

“为追求真理走进来,为服务社会走出去”

——纪经济学院“北京精神”宣讲团暑期社会实践

“我们在实践,在经历,在收获!让我们把心中的颂歌献给敬爱的党,以实际行动献礼党的十八大!”

这是我校经济学院暑期实践团代表在2012暑期社会实践团成果汇报会上发言的结尾。正如这句发言中蕴含的一样,今年暑假,我校经济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满怀热情,以走进部队、开展知识问答、联合文艺汇演等丰富的形式,进行了主题为“唱响青春旋律,点亮北京精神”的实践活动,用行动诠释了当代大学生与“北京精神”之间的关系。

(一)

“我们自己设计题目和宣传内容,不但涉及到了北京精神的宣传,也讲述了抗战中的伟大精神。我们希望通过一个大家比较容易接受的方式,真正达到宣讲目的。”——经济学院暑期实践团团长张莹。

2012年7月15日早上,经济学院低年级党支部的党员、积极分子一行等四十多人来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进行实践活动。实践团队的队员们身着红色队服,在展厅的右侧设置了“知识问答处”,对“北京精神”以及抗战精神进行了宣传和讲解。

(二)

下午2点,实践团联合海军航空第二独立团和中国人民抗日纪念馆,共同举办了主题为“唱响青春旋律,点亮北京精神——军民携手喜迎十八大”的文艺演出,从身穿白色制服整齐有序的航空官兵,参观抗战纪念馆的游客,到卢沟桥附近的居民,纪念馆能容纳300多人的礼堂里座无虚席。在同学们为部队送去演出和欢乐时,官兵们身上的气质和规范也在慢慢感染着他们。

“我觉得跟官兵们接触下来,我们就特别容易受到他们那种严明的纪律,还有那种严肃认真的态度所鼓舞。”团长张莹说到这时,身子微微向前倾,伸出了手指一边数着说明,一边跟着节奏点着头。“他们大都和我们的年纪相仿,有些可能因为种种原因没能继续读书上学,(所以我们)也希望他们通过文艺演出这样的节目形式感受到大学生是什么样的状态,传递出青春洋溢的感觉。”

7月31日,“7·21特大暴雨”后大概一周,十几个同学作为实践代表,带着全院同学用纸币亲手写下的近千封五颜六色的书信,暑假期间7点半便准时在学校集合,离校远的同学甚至6点过就得起床,一起赶往驻扎在良乡的91395部队,在建军节85周年之际,把温暖送进部队。

(三)

“通过社会实践,我们知道了自己不仅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还能看见通过传递与分享,它能并且在发挥着作用,这就是实践的意义。”——张莹,大四的学生,在谈到学习和实践的作用时解释说。八月份,经济学院党支部组织了学院计算机、英语或者经济学等成绩优异的学生党员和老师,一起成立了辅导小组,践行着暑期实践的最后一项活动——把知识送进部队。旨在帮助现役和即将退伍的官兵们进行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退伍后转行就业的能力。

“其实,‘北京精神’、‘十八大’等都只是一个契机,作为青年大学生,作为党员,它告诉我们应该实际去行动,不管形式或大或小,通过不同途径去学习,同时也需要有社会责任感,去传递和分享给别人。”

学姐的感受,使我想起了今年暑期社会实践成果汇报会上杨海滨老师的一句点评,也是哈佛大学的一则校训——“为追求真理走进来,为服务社会走出去”:一名合格的大学生,大概就该是这样的状态吧。

                                                   

                                                         (向青青)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