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独家新闻

【背景】低迷内需催生黄金周

作者:严江陵 张梦雅   来源:原创 日期:2015-04-29 14:34 人气:  加入收藏 评论:

从1999年黄金周正式走上中国的社会舞台算起,至今已经进入第16个年头。作为一个旅游概念,黄金周是从日本舶来的。1999年,国务院公布了新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决定将春节、“五一”“十一”的休息时间与前后的双休日拼接,从而形成7天的长假。

长假制度被视为是拉动内需、促进消费的一大举措,这也成为后来争议的一个源头。当时,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影响,中国国内正面临经济不景气、内需低迷的困境。而黄金周似乎是一用即灵。1999年的“十一”是第一个黄金周,统计数字显示,全国出游人数达到2800万人,实现旅游收入141亿元。随即是2000年黄金周的“井喷”。当年的“十一”黄金周,旅游人数达5980万人次,旅游收入230亿元。

2000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旅游局等九部委《关于进一步发展假日旅游的若干意见》(国办46号文件),正式确立黄金周假日制度。

根据统计局和旅游局共同发布的统计数据,从2001年至今的14年,全国黄金周年均增长速度都保持在两位数以上。目前,每年三个黄金周的旅游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已占到当年国内旅游市场总量的1/4左右。

黄金周的迅速升温,使得国家越发重视。假日办办公室最初设在国家旅游局,旅游局局长为召集人。但2004年后,召集人改由国务院副秘书长担任,并且增加成员单位到18个,民航、铁路、交通、公安、工商、质检、卫生等中央部委都囊括其中。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