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1日,文化与传播学院正式签约湖南广电集团为其校外实践基地。黄伟尧跟随老师去湖南卫视考察,争取到了一个在湖南广电实习的机会。
2013年至今,他一直在湖南广电做“拼命三郎”,他说:“湖南台,对我来说应该是一个转折。以前我对湖南卫视没有那么多的感受,只是对一些知名的节目会经常看。现在,我觉得离开电视行业应该会让我觉得不舍。以前对于电视人觉得很神秘,现在觉得这都是电视狗熬出来的,虽觉普通但是也更加敬佩。”
说到经历,黄伟尧无论在校内还是校外,实践经历都是可圈可点的。班长、学生会安保部常务副部长、团委文体部副部长……除此,他还在新疆电视台做过短暂的民生节目记者。
到了湖南卫视,黄伟尧一开始就被分配在总编室品牌部,主要做卫视品牌定位、节目数据分析、节目专题分析等,没有做过端茶倒水的活儿。比如《快乐男声》,除了最后的总决赛,其他40余期的比赛他都会撰写舆情分析,共写了7万字左右。除此之外,他还会做盗播检测之类比较琐碎的事情。
高强度的工作量使熬夜成了黄伟尧的家常便饭。 “熬夜其实是做电视工作最常见的事情,快到节目播出的时候几乎都在熬通宵 ,每天就在办公室趴一下或者家近的可以回去洗个澡,最多休息一两个小时”,黄伟尧说。“有时候事情会很急,工作场面有时候就像吵架。偶尔想‘潇洒’的走掉,但是说走就走我还真没那个勇气,哈哈。我也问过大家为什么没有放弃,他们说继续留在这里一是因为平台,还有就是梦想。不过工作是真心累,我现在比以前瘦了20多斤!”
1314跨年的时候黄伟尧离开总编室来到节目制作团队,一起做完跨年后开始准备《花儿与少年》。回忆起在湖南广电的工作经历,他说:“不管是在总编室还是在团队,这里的人真的非常好,办公室里都很自由随便,办公室有冰箱、微波炉,因为经常加班,里面会一直有吃的东西。有一段时间我们没有任务,大家就在会议室里玩狼人游戏,非常的欢乐。”
《花儿与少年》这个节目,他从前期跟到后期,参与了前期策划包括人物选择、地点选择、地点事件预案等。对于自己的第一个“作品”,黄伟尧笑着打趣道:“建议看看我们人物逐帧动画,那个片子很短但是超级费功夫。我现在是在后期做像《爸爸去哪儿》的那种‘神字幕’,已经连续五天通宵了。4月25日节目开播,打个广告欢迎关注,嘿嘿。”
众所周知,湖南卫视自制剧一直走在各大卫视的前列,但也受到了不少批评。身为湖南台的一员,黄伟尧对其褒贬有自己的看法:“我不知道别人会怎么看待电视剧, 但是从我对节目的感觉来说,就是要轻松,要直接简单。下了班回到家还得动脑子看电视深思剧情,那得多累。从收视群体的角度来说,电视剧的主要群体在收入学历上不是特别高。例如《天天有喜》去年收视几乎破了跨年的记录,收视份额几乎在18点以上。里面不乏破绽漏洞,但就是为了图个轻松搞笑。我觉得电视剧不应该是一个很负责的东西,就是打发时间,剧情好一点,轻松愉快就可以了。不过分析收视群体是很重要的一点,必须要知道观众想要什么。”
到了大三大四,考研、留学还是工作就成为了一个必须要做的选择题。黄伟尧选择了放弃留学,去湖南卫视实习。他说:“在电视台不要求学历,更不会看你是211和985,我很多同事都是大专学历,能力也很强。我现在看的学历可能是学历里面原本最真实的那部分,而不是名头,我希望我能学到更多的东西,把自己的思路、平台拓宽,因为很多专业难点用其他领域的思维会更容易解答。就像我在总编室的一个领导,他博览群书,用植物学给我们分析观众群体。那很令人敬仰。”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