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讲座各式各样,基本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名师名家的讲座(论坛)。这类讲座通常是学校或者学院就某一话题邀请专家进行分析讲解。比如金融方面的加息、通胀、外汇、股票之类的话题,通常会邀请金融机构的专家。因此这类话题听众群比较稳定,一般是有兴趣或者想接触的人才会去听。另外一个社会名流的讲座则比较火爆,比如校友九夜茴,她是《匆匆那年》的作者,回来办了一场讲座,异常火爆。讲座的通知大多会通过海报的形式贴在海报栏进行宣传。
2。培训咨询类讲座。这类讲座一般是某教育机构或者企业主动向学校或者学生会社团申请的,通常含有广告性质。比如司法考试、考研、出国留学,就会有考试培训机构的老师带着团队过来开讲座,在为同学们答疑的过程中也在宣传自身;有些企业的人力资源部会举办一些就职,求职方面的讲座。此外,也有就业办的老师定期举办一些专题讲座,帮助同学们解开求学就业上面的迷惑。讲座时间地点都不固定,注意海报栏和宿舍过道。
3。定期举办的讲座。学校里有个项目叫“成长课堂”和“职点课堂”,会定期举办讲座。
4。社团举行的讲座。这类讲座一般是有实力的社团而已,因为他们有着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口碑。邀请的专家通常是校外的,比较具有新鲜感。
听讲座是一个增长见识的好机会,它有着课堂上不可比拟的优势,往往能令你豁然开朗。专家老师们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和理论知识,因而多去听听这样的讲座真的很有益处。但是名家的讲座通常会比较火爆,最好提前进场。
(薛瑞琪 李玫萱)
本文标签: